学习党史,鉴往知今,启航新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近期按照学习部署,认真参加民盟厦门市委组织各项学习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读党史经典文献,结合个人工作实际,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学史明理,重温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
学史明理,“理”就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光明前景。重温百年历程,中国共产党从嘉兴南湖的红船,走向新中国,走到了改革开放的这天,走出了一条救国救民、复兴中华的道路,走出了一条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道路。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用近30年时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基础上用40多年时间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如期打赢,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二、学史增信,坚定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学史增信,“信”就是信仰信念信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信”来源于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中,一代代共产党人坚定信仰信念信心、战胜困难挑战的奋斗史;来源于心系人民、情系人民的立场中,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百年党史的字里行间,不仅诠释着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刻写着人民对我们党的支持和信赖。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和“四个自信”的密码就藏在百年党史里,全面学、系统学、深入学,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铸牢战胜一切风险和困难挑战的精神支柱。
三、学史崇德,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
学史崇德,“德”就是革命先辈们崇高品格,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中国共产党能够走到今天,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经过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完成和实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用几百年才实现的现代化成就,这期间我们党也曾经历过挫折和失误,出现过“左”或右的错误,但是从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我们宝贵的经验,形成了自我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学习党史,就是要从党百年来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中汲取增进个人品格的智慧,从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气神”当中,寻找到提升自身德行的明镜,这些人物既是平凡的中国人,同时也是极不平凡的人,他们就在每一个人身边。日常工作生活中要从党史学习中,向优秀共产党人对标看齐时补足自身短板弱项,树立崇高信仰、为民情怀、实干精神、斗争本领,在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鼓足干劲,奋勇前行。
四、学史力行,认真践行初心使命
学史力行,“行”是要学以致用,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党百年的奋斗史可谓是波澜壮阔,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的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发展历史上的伟大成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作为中国人民中的一员,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特别是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大无畏的奋斗精神,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激扬起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气神,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作为政协人,就要时刻牢记履职为民,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上双向发力,助力厦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厦门市政协资源环境和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和民盟厦门市委兼职副主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福建考察时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组织委员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高颜值厦门等重要问题建言资政,助力厦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 齐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