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厦门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林锐在市公安局副局长李晓彬等陪同下前来民盟厦门市委会机关,就市人大代表、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朱奖怀在厦门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提交的《停止翻建旭瀛书院讲堂,保留厦门近代历史见证》建议案办理工作征询意见建议。市人大代表、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朱奖怀、民盟市委秘书长王东良接待并座谈交流。
双方就原旭瀛书院讲堂(现公安局档案楼)楼址上翻建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及信息通信业务用房,提升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水平充分再次交换意见。林副市长首先向朱奖怀副主委所提建议表示诚挚的感谢,认为这是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责所在,同时,听取关于保护旭瀛书院原址的意见。朱奖怀认为,经民盟市委会调研: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后,清政府将台湾割让日本,许多台湾同胞坚决不做日本亡国奴,内迁回大陆,大多居住于厦门。1906年,内迁台胞创建厦门台湾公会。1910年,台湾公会在厦门开设旭瀛书院。1916年,旭瀛书院在民国路(今新华路市公安局院内),新建校舍两座及教研宿舍五座。1927年,增建院长宿舍一座。其后又增建讲堂一座。书院先后有一千多名在厦台胞子弟和少量厦门子弟就学。第八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卢嘉锡先生叔父卢文启为甲午台湾内迁厦门人士,曾在书院执教。厦门知名台胞王观美为该校第三十一届学生,曾在1995年在台湾与该届同学数十人相聚。书院是内迁台胞在厦重要历史记忆。1938年5月,厦门被日军占领后,旭瀛书院校舍作为日本海军陆战队驻厦司令部使用,是日本侵占厦门的历史见证实物,也是我市重要的对台交流文物,是厦门城市不应铲除的历史记忆,是厦门一处重要的文化遗产,应当予以保护。
林市长表示,当前厦门国际国内活动多、展会多、维稳压力大、保卫任务重,公安部门整体警力不足,通过建设市公安局指挥情报中心及信息通信业务用房,提升信息化、智能化建筑水平保障工作迫在眉睫,且公安局用地十分紧张,万不得已,需要动迁原旭瀛书院讲堂。建设中市公安局一方面遵照市委、厦门市政府“平安厦门”建设要求,在原址上继续修建指挥情报中心,另一方面将充分吸纳代表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建议,对原书院采取录像、摄影、实体取样展示等措施予以保全。
朱奖怀代表认为,为了“平安厦门”建设,为了厦门百姓能安居乐业,建设指挥情报中心及信息通信业务用房需要损失部分文化“遗产”是可以理解的,对市公安局在建设中采取措施留住史料,留住“乡愁”,留住历史记忆供后人了解是值得称赞的,对林市长及市公安局办理代表建议的精神及办理意见表示满意。
(民盟厦门市委会)